【編者按】

與首屆上海車展一樣,第二屆上海車展依然備受重視,當時來上海調查桑塔納轎車國產化情況的時任國傢經委副主任朱鎔基、交通部副部長王展意都出席瞭開幕式,原民主德國首次組團參加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第一站就選在瞭中國上海。

導語: 1985年,上海舉辦第一次國際車展,規模雖不大,但開創瞭中國汽車展覽業的先河。先是專業車展,後是商業車展,再是躋身國際展。

1987年,第台中西區月子中心介紹二屆上海車展開幕。上汽大眾展出瞭由桑塔納衍生出來的旅行轎車。當時被寄予厚望的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也帶著XJ系列的大切諾基參展;法國雷諾公司則將一輛跑車風塵仆仆地從巴黎直駛上海展覽中心。此番車展名車、新車紛紛亮相,來自境外的130多輛轎車中,不少還是從剛剛閉幕的北美車展和日內瓦車展上直奔上海而來,讓市民大飽眼福,也成為那個時代人們的獨特回憶。

1993年的上海車展上,豐田開天下先,率先成為在中國內地舉辦的車展上用模特吸引觀眾的汽車廠商。與此同時,本屆上海車展的一大看點是第一次發生大規模的廣告戰和宣傳戰。一些國外汽車商通過國內代理商,在電視、報紙、廣播上大做廣告,以擴大聲勢。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車消費市場逐漸啟動。

聯系郵箱:fankui#igeek.com.cn(請將#替換成@)

原標題:05|上海國際車展應時而生(中)【連載】

上海辦車展是為瞭解國外汽車的動態。目的很單純,就是想進行技術交流。當然,這個起因還得從桑塔納項目引進開始,通過與境外同行的零接觸,既能獲得一手資料,也能不出國門就能瞭解同行。這種服務意識最初是為瞭提供專業人士的方便,辦成一個"窗口"。正如還原當時的情景那樣,先是由港商解決招商和通路問題,後來自己辦。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國際范兒,政府出面,國外政要出席,業界官員剪彩,起步就與國際接軌。

第二屆上海車展過後,國務院決策咨詢協調小組立即提出瞭《關於發展我國汽車工業的建議》,論述瞭我國汽車工業的戰略地位、戰略目標和發展模式以及應采取的措施。隨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國務院北戴河會議確定通過加快發展轎車工業來振興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戰略,同時明確瞭第一汽車制造廠、第二汽車制造廠和上海汽車廠作為我國轎車生產的三大基地。


愛極客轉載本文隻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台中西區月子中心評鑑點和立場;

通過本文對上海車展的歷史和規模介紹,可以直觀地看到,上海車展的發展壯大是與城市功能擴大和完善分不開,也與上海汽車產業的強大支撐,以及國際汽車廠商踴躍參與有著緊密關系。應該講,上海車展已經成為瞭一個國際品牌,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開始走向世界。如果說,汽車業已成為中國不可或缺的大國形象的話,那麼,上海車展的形象也與上海這座城市一樣正被世界所熟知。(顏光明)

1993年是上海車展歷史上非常有意義的一年,福特、紳寶以及捷豹等幾傢車企首次參加上海車展。與此同時,通用的總統豪華車、勞斯萊斯的皇傢座車、豐田supra跑車、LEXUSLS400豪華車等代表當時汽車工業最新技術的產品也都同時亮相。此外,臺灣中華汽車公司第一次參加大陸車展,展出一輛紅色威利(VARICA)高頂面包車。



撰文/楊海艷

作為中國最早的專業國際汽車展覽會,首屆上海車展也為以後的上海車展定下瞭許多規矩,比如展出時間為6天,逢單數年舉辦,每兩年舉辦一屆等。"由於當時各主管部門認為,中國的汽車市場環境還不足以承受一年一屆的車展,所以將上海車展定為每兩年一屆。"中國貿易促進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王俠事後回憶。

汽車是伴隨中國改革開放最為緊密的晴雨表,它既是時代記憶也是社會表情。《中國汽車四十年》通過國內40位資深媒體人對我國汽車業改革開放以來的40件大事的回顧和還原,從而呈現出中國汽車業發展的一段真實歷史。全書分為四個版塊,分別為"破冰之舉""第一支柱""驅動傢國""改變格局"。本書全文由網通社首發連載,也可關註"禾顏閱車"微信公眾號閱讀。

199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增長幅度都超過20%,是繼1991年和1992年持續增長之後,連續第三年維持較快速度增長,尤其是乘用車中的微型客車、轎車和重型車需求十分旺盛,中型貨車產銷也未減弱。據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對當時78傢主要生產企業的統計顯示,1993年汽車工業總產值為936億元,比上年增長32.3%;汽車產量為118.37萬輛,增長瞭20.7%。

豐田率先成為在中國內地舉辦的車展上用模特吸引觀眾的汽車廠商

到1993年,上海展覽中心的場館已經容納不瞭展商的需要。顧春霆回憶說,由於大量的外國汽車廠商競相參展,改變瞭以往以國內汽車廠商為主的格局,主辦方先是開辟虹橋世貿商城展館加盟,而後場館還不夠,再租借漕溪北路光大會場作為場館,展覽面積的一再擴容還是滿足不瞭需求。

不過,在當時,上海車展還是更多地偏向於技術和成果交流。車展真正從專業技術展過渡至消費展的轉折點發生在2000年前後。2000年,中國汽車工業駛入高速發展軌道,產銷雙雙超過200萬輛,年產汽車超過10萬輛的汽車企業達到10傢。作為車展轉型的一種標志,2001年的上海車展提出瞭"走進傢用車時代"的主題。似乎是為瞭與這一主題呼應,上海通用推出的"10萬元小別克"(賽歐),開啟瞭中國傢轎全面進入私人市場的閘門。

車展是上海的名片

"車展是上海的名片。"這種服務意識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已萌生。記得一位研究上海歷史的學者說過,上海是架在輪子上的城市。當時還不理解。後來他拿出不少舊上海的圖片時才知道,上海曾是中國最大的汽車消費城市,也是最早辦在汽車展覽的城市。所以,如果追溯上海車展可以追溯到解放前,就像汽車專賣店,早在舊上海就有瞭,至今都能找到這些汽車洋行的遺址。

京滬呼應的中國汽車工業格局漸成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上海車展見證瞭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和發展,也是中國汽車展覽業的策源地。同時也見證瞭上海這座城市因車展的規模不斷壯大,功能和配套設施也在不斷擴大。值得關註的是,上海歷來把車展當作一件公共服務業的大事來抓,與讀書節、旅遊節、藝術節等相提並論,上升到城市形象和文化工程來抓。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前夕,上海車展就被當作試運營的示范對象進行實戰操練。所以,上海車展的服務標準是"世博會"的標準一點不假,其水準不亞於世界五大車展 。

【接上期:上海國際車展應時而生(上)】

(本文節選自《中國汽車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主編:顏光明、錢蕾、王從軍。撰稿人楊海艷,財經媒體人。先後就職於《環球時報台中西區月子中心評價》和《每日經濟新聞》,現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本書全文由網通社首發,也可關註"禾顏閱車"微信公眾號閱讀。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第三屆上海車展之後,北京也"按捺不住"。1990年7月3日,由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創辦的首屆北京國際汽車與工藝裝備展覽會在靜安莊老館舉行。也正是在這一年,隨著中共中央十三屆七中全會《關於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的發佈,汽車制造業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開始確立。在政策的助推之下,中國汽車工業走上瞭向合資合作、集團化、民營企業及自主發展等多種路徑發展:1月26日,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成立;11月20日,一汽和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合資年生產15萬輛普及型轎車項目在北京正式簽約;12月20日台中南屯區月子中心,東風與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合資生產轎車項目在巴黎簽約。中國汽車工業的格局開始逐漸確立。到第二屆北京車展時,中國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百萬,達到106.2萬輛,汽車銷量達95萬輛。台中北屯區月子中心

05|上海國際車展應時而生(中)【連載】

上海國際車展應時而生(中)【破冰之舉】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到第二屆北京車展時,中國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百萬輛


arrow
arrow

    dnamt247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